~ MamakTalk ~: 巴金森氏症患者福音 新藥物療法進入臨床實驗

2020年4月18日 星期六

巴金森氏症患者福音 新藥物療法進入臨床實驗



【健康醫療網/記者曾正豪報導】巴金森氏症多好發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,是老年人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,在台灣約有10萬名患者,也因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,導致巴金森氏症的盛行率也逐年增高;臺大醫院神經內科戴春輝醫師表示,致病因素主要因患者腦部黑質體內的多巴胺神退化,造成多巴胺分泌不足,促使大腦大腦控制運動的視丘下核出現異常的叢集式放電,使得患者運動困難,且約30至50%患者在患病3至5年內會合併出現失智症,10年內失去自主行動的能力。

巴金森醫師發現疾病 訂紀念日讓各界重視疾病

巴金森氏症被記載203年,當初是由一位來自英國的巴金森醫師所發現,他對於疾病的詳細觀察、紀錄,並於1817年出版其著作<震顫麻痺文稿>,也讓世人對疾病有真正的認識,因此為了紀念他,4月11日也被正式視為巴金森氏症日,不僅讓民眾更了解此疾病及患者,也讓各界繼續持研究,並加速治療此疾病。

三管齊下治療方式 可望治療巴金森氏症

治療上,目前中山醫學大學心理學系何應瑞教授也發現得透過抑制神經死亡、增加神經新生以及恢復神經正常活性等三管齊下方式治療;何應瑞教授指出,因自己母親同樣罹患此疾病,因此在十多年就就投入開發巴金森氏症的治療藥物,若能利用神經不再繼續死亡,且抑制神經發炎,並修復受損的腦組織,以恢復正常的神經電活性,可望能為治療病患帶來新的曙光。

臨床實驗在醫院展開 可望未來應用臨床上

目前此醫藥治療技術也已通過美國FDA及台灣食品藥物管理署核准在台灣進行臨床試驗,且臨床試驗不僅持續在在台大醫院、台中榮總及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展開,也即將在南部醫學中心推動;何應瑞教授強調,新的藥物療法得過非常嚴謹的臨床試驗,才能廣泛運用於治療病人,可望未來臨床試驗成功,提供給患者新的治療選擇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【真心關愛卵巢】高復發+高死亡率 突破晚期卵巢癌治療困境有解方

世界血友病日邀名人繪紅傘 長效型凝血因子預防性治療新趨勢

他肺癌第四期 靠PD-1抑制劑達3年以上存活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news/article/45828/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news/article/45828/更多健康資訊


【大馬&新加坡最漂亮正妹】你Follow了嗎?


-->

Share this interesting post:

You might also interested i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