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暴目睹兒雖不是直接承受暴力攻擊,但間接目睹雙親間的各種施虐暴力情形:也就是他們身上沒有看得見的傷口,但光是聽到、看到家暴發生,就足以產生心靈、人格上深遠的陰影與創傷。但並不是所有家暴目睹兒都一樣,我們也不該為他們貼上負面的標籤,他們各自有各自獨特的生命經驗。
在黑暗裡透出微光,在靠近後碰觸真實,在覺察後重拾自我
大多時候,我們聽到「家暴」兩個字不免會感到沉重或害怕,而如果家暴牽扯到無辜的「幼童」時,我們更會覺得憤怒不已。除此之外,也很想知道為什麼孩子在那麼脆弱、那麼需要關愛的時候,卻被迫看到、聽到、間接經歷到與家暴相關的種種不堪⋯⋯。
《黑色微光》這齣戲圍繞著一個看似離平時生活有些距離的議題:「家暴目睹兒」的心路歷程。劇中小男孩在目睹家暴後,不知不覺地變得封閉起來、把自己投進另外一個世界中,在那裡他能任意變成其他動物,唯有這樣,他才能比較有安全感、比較堅強、不過同時也漸漸丟失了自己⋯⋯。
這個由社會案件改編的戲劇主題,其實是眾多家暴目睹兒內心退縮、掙扎的縮影,但除了呈現出負面悲傷的一面外,這齣戲渲染出的情緒十分多元且複雜,它呈現了小男孩內在不停的轉化、和重要他人在日漸深刻地觸碰、並在與苦痛拉扯與掙扎後,重新接納與瞭解自己的歷程。
圖片提供│飛人集社劇團
什麼是家暴目睹兒?我跟他們又有什麼不一樣?他們會好起來嗎?
根據衛福部統計(106 年),在所有通報家暴案件中約有 10.5% 的比例為家暴目睹兒,也就是至少每 10 個家暴案件中就有至少 1 個是家暴目睹兒。雖然他們不像受暴兒童一樣直接承受暴力攻擊,而是間接目睹雙親間的各種施虐暴力情形:也就是他們身上沒有看得見的傷口,但光是聽到、看到家暴發生,就足以產生心靈、人格上深遠的陰影與創傷。
家暴目睹兒在受到傷害與壓力後,會在日後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因應模式,在想法、情緒、行為上也會因人而異有不同的展現。但大體來說,家暴目睹兒比一般人更可能會出現情緒困擾、孤立自我、對外界有敵意、偏差行為、沮喪、壓抑、寂寞、低自尊⋯⋯等等狀態,長遠下來也會影響到社交、人格發展。
但並不是所有家暴目睹兒都一樣,我們也不該為他們貼上負面的標籤,他們各自有各自獨特的生命經驗。然而,他們就像你我一樣,對家庭、親密關係會有最真切的需求與渴望。
不同的是,家暴目睹兒需要更多的時間和支持,才能再次信任自己與他人。他們可能什麼都不會說,但會用各種方式呈現出自己的傷痕;唯有在覺察和探索內心的失落痛苦後,看見自己所匱乏的、被剝奪的是什麼,然後漸漸找回信任感與信心,進而修復自我。對旁人而言,真誠同在的陪伴會是最直接也最難能可貴的幫助。
圖片提供│飛人集社劇團
觀戲是種很棒的療癒經驗,能安放情緒與探索自我
或許你會問:「那麼沉重的主題,會不會越看越不開心?」、「我周遭的人或我自己都不是家暴目睹兒,這跟我有什麼關係?」
對我來說,能看到自己喜歡的戲真的很療癒,療癒的原因在於,當透過看戲把自己的某部分置身於劇中角色時,隨著劇情起伏,將與角色類似的感受投射出來,因而感受到被理解,而這種「被理解」的感覺就很療癒。
你或許是位上班族、助人工作者,抑或是位照顧孩子的父親、母親。然而,在看似簡單開心的日子裡,或多或少都有些藏在暗處、沒時間去處理的問題,這些問題可大可小,卻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隱隱作祟。這種隱約受苦的感覺,就像家暴目睹兒身上的那些看不見的傷痕。
《黑色微光》藉著劇中小男孩苦澀酸甜的生命,發掘出一些意義與希望:「再怎麼黑暗的地方,因為我們願意關注,便會散放光芒。」
撰文|諮商心理師 白家瑞
資料提供|臺中國家歌劇院
節目資訊
名稱:2019 NTT-TIFA 飛人集社劇團《黑色微光》
時間:4/20 (六) 14:30、19:30、4/21 (日) 14:30
演出地點:臺中國家歌劇院 中劇院(台中市西屯區惠來路二段101號)
来源:Asia Travel Book
【大馬&新加坡最漂亮正妹】你Follow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