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入社會,在職場打滾開始體會現實,過去不曾感到挫敗的人生,怎麼突然變調?這些不甘心,可能是因為你心中也有潛藏的特權感。
KY作者|小湯圓
公號 ID|knowyourself2015
公號簡介|人人都能看懂、但只有一部分人才會喜歡的泛心理學。
後台收到一位工作三年的小朋友來信。剛剛辭職的他說:
「在進入職場後,我每年都在換工作。我很容易在工作中感到受挫,遇到的領導都不是很器重我,又常遇到嚴厲的上司,會批評我 PPT 沒有對齊之類的小事。我總想能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工作,但事實上事業的發展沒有提升,工作三年了還是跟應屆生的感覺差不多。我覺得不甘心,自己的底子明明很好,學校專業都不錯,不想就過著這樣平凡的、沒有頭緒的人生。我該怎麼突破這樣的局面呢?」
在後台我們經常收到類似的對於工作問題的諮詢,他們大多都非常年輕,沒有經歷過什麼大的挫折,進入職場可能是他們受挫的開始。而與此同時,我身邊又有很多前輩會吐槽一些年輕人在工作領域的表現,認為他們太過驕傲、不夠踏實,需要太多的關注,卻不願意埋頭苦幹。(推薦閱讀:【姐的狂語錄】你不是自尊高,只是自我感覺良好)
很多時候,人們在職場上遭遇的瓶頸,與他們心中不曾意識到的一種問題相關,這個問題叫作「特權感」(sense of entitlement),它被證明在更年輕的人群上表現得更加顯著,也成為了一些人「成就受阻」的動因。
所以我們今天的話題就是,什麼是「特權感」,它是如何在我們身上發生作用,在多個方面造成負面影響的。如果你想檢測自己的特權感水平,回覆「特權」可以做一個簡單的測試。
圖片|來源
特權感和它的危害
特權感被定義為:一種穩定的、廣泛的感覺,擁有這種感覺的人會認為,自己理所應當比他人得到更多的東西,享受到更特殊的優待 (Campbell, et al., 2004 )。
特權感會對我們自己和他人都造成危害。
1. 特權感會阻礙我們的人生髮展
特權感高的人認為自己理應得到優待,因此,他們會特別不能接受批評和失敗。當他們失敗的時候喜歡不作為,不接受他人的意見,也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,而是把失敗的原因推到別人身上。他們不願意承認是因為自己的不足和錯誤而造成了負面的結果。
比如在工作中,一個特權感高的人可能會在自己犯了錯誤、造成公司利益受損之後,第一反應就是選擇逃避、不去面對,因為他們不能接受自己是一個工作能力不足的人。也有一些人,在成年後的世界裡受阻,發現自己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成就,會採用的一種說法就是「我現在不成功,都是因為原生家庭的問題,都是因為我父母犯下的錯」,或者「我就是因為自己起點太低,所以怎麼都拼不過別人」。
這都是因為,承認自己是一個有缺陷、有局限的人對他們來說太難了。然而在生活中,能否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,能否在造成負面結果時勇於承擔責任,從中吸取教訓,而不是逃避和推卸,是我們不斷取得自我突破、成長和成就的關鍵。也因此,如果沒有能夠突破自我,隨著年齡的增長,特權感的擁有者會遇到越來越多成就受阻的時刻,因為他們會越來越多地感受到有很多自己無法做到的事情,這是他們難以接受的。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調節,他們會感到非常痛苦,並可能因此而變得消沉或放棄努力。(推薦閱讀:六個對「我」的提問:自我認同,是一輩子的旅程)
2. 特權感會阻礙我們的人際關係、親密關係
自大(Grandiose)是特權感的一種核心特質。一個特權感很高的人,會認為自己的需求優先於他人的需求,自己的興趣愛好、生活品質都比他人更加高端,自己理應得到快樂和成功。在與他人的溝通中,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這種優越感來。(Ackerman & Donnellan, 2013; Boyes, 2013):
a. 他們的心中有著深深的優越感,因此,他們會沒有心理負擔地傷害他人的利益和情感。
對那些和自己不一致的人和事物,他們會脫口而出進行嘲笑、貶損。他們也認為,自己完全有理由令他人不愉快,甚至會享受那種刻薄吐槽別人的感覺。脾氣溫和的人則是他們嘲笑的對象,他們會認為,那些人都是「老好人」和弱者。
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:飯局上,當一個人覺得一道菜不好吃的時候,普通人可能會說:「我不愛吃這道菜,你們吃吧。」而一個特權感很高的人會說:「這種菜是人吃的嗎?」這樣的話,就很容易在不經意間傷害到其他人。
他們也會沒有心理負擔、不假思索地打擾或者麻煩他人,比如反覆取消預約、改變約會時間,因為在他們看來,他人的計劃都應該圍著自己打轉。
b. 因為認為自己理應得到更多,特權感高的人會秉持「雙重標準」,他們所要求的權利與所承擔的責任是不對等的。他們會用更高、更苛刻的標準去要求別人,而認為自己不必受這樣的標準束縛。
比如,在公共場合,他們可能會忽略那些為他人舒適度考慮的規則,比如,在電影院裡忽視「不要大聲喧嘩」、「不要把腳放在椅子上」的標識;但如果他們自己想要安靜看電影,旁邊有人發出噪音,他們則會非常憤怒。
以上這些,都是特權感高的人可能做出的傷害行為,因此,他們在人群中往往是不受大多數人歡迎的,也很難獲得較好的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。重要的是,由於那種「理所當然」的感覺深植在他們心中,他們是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就完成了對他人的傷害和冒犯。那些和他們走得越近的人,越容易因為被苛求、被嘲笑、被雙重標準對待而感到受傷,但特權感高的人作為傷害的一方,卻並不能意識到自己已經做出了傷害。
3. 特權感會影響我們自身的心理健康
但與此同時,一個特權感高的人,真的會沉浸在膨脹和喜悅中嗎?他們自己能夠過得快樂嗎?研究證明恰好相反,特權感並不會令我們開心,而是會給人帶來長期的失落 (Nauert, 2016; Harvey & Harris, 2010)。
我們的事業、健康、社交,以及人生的方方面面,並不能一直像我們理想中的那樣發展。當需求沒有被滿足、自己的局限被觸碰的時候,特權感高的人會比常人更加痛苦,甚至有可能會精神崩潰,因為這挑戰了他們的優越感。
Grubbs(2016)的研究認為,這會特權感的擁有者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中:面對不能被滿足的需求,他們會感到脆弱、不滿、憤怒,因此會尋找一些重新確認自己的特權的方式,比如責備他人或者推卸責任。他們會通過告訴自己,我是更優越的,我不是應該為此負責的人,我沒有錯,來使情緒得到緩解。這樣就會形成一個循環,他們的特權感會在一次次的重新確認中不斷地被加固。
不過,這樣反覆的、對自己特權的重新確認,只能獲得暫時的情緒紓緩。從長久來看,他們的情緒穩定性會更差,更有可能會陷入狂怒(Rage),更頻繁地爆發人際衝突,擁有更差的關係,也更容易抑鬱。
是什麼造成了特權感?
在西方的研究中,「特權感」在年輕人群中的突出表現被認為根植於個人主義(individualism)思潮,並受到「自尊教育」的進一步推動。從孩子一出生,他們就會被告知自己是特別的、獨一無二的;長輩對孩子的教育以正面反饋為主。(推薦閱讀:「台大不是窮人讀的地方」文章為何惹議?思考特權其實很痛苦)
自尊教育被認為帶來了諸多好處,比如使得年輕人變得更自信、自我堅定,更能夠為自己的權利聲張。但過度簡化的自尊教育也產生了一些弊端,一個重要的負面結果就是,由於自尊教育被大多數人理解為在任何情況下都告訴孩子「你很好」,會提高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特權感(Nelson, 2005; Signal, 2017)。
雖然都包含了高自我評價的部分,但特權感與健康的高自尊(self-esteem)存在著根本的區別(Ackerman& Donnellan, 2013)。
1. 現實與期待是否對等:健康的自尊、高自我評價是建立在自身實際的能力和成就上的,自尊的人能夠基於對自身客觀、中立的了解,來欣賞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,比如他們會認為「因為我學習足夠努力,所以考試應該能拿好成績」。
而擁有特權感的人,認為自己在各種各樣的情境下都應該得到特殊的優待,但這種感覺是毫無依據的,他們對自己價值的評估是脫離現實的。即便他們的確擁有很高的能力,是人群中的佼佼者,他們所渴望的勝利和注意力,也並非基於現實分析得出,而是泛泛的感受。
2. 權利與責任是否對等:擁有健康自尊的人不要求獲得特權,他們只為自己實際應得的權利進行聲張,建立在為自己和他人負責的基礎上;但擁有特權感的人是在想要享有權利的同時,並不願意擔負起相應的責任。
與西方相比,我國的情況則又有所不同。在中國社會,獨生子女政策實行以來,一個孩子會獲得家庭內幾乎所有的資源:經濟資源、社會資源以及情感資源。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,在成長後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,自己應該得到最好的,自己的感受比他人的感受更加重要。
西方媒體發明了一個詞,「雪花一代」,來形容 2010 年以後成年(1992 年以後出生)、具有高度特權感的一代年輕人,與曾經的「垮掉一代」、「迷惘一代」所對應。因為他們看起來自信滿滿、將自己看作是特殊而珍貴的雪花,認為自己應該得到最好的一切,但實際上又很「玻璃心」、情緒不穩定,就像雪花一樣脆弱和易融化。
圖片|來源
如何降低特權感?
在文章前面的部分,我們已經探討了特權感可能會造成的負面影響以及原因。那麼,如果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具有較高特權感的人,應該怎麼做呢?
1. 首先,你要意識到自己需要降低特權感。
其實,在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堅持特權感,也是利用特權感在掩護自己內心的恐懼,因為我們知道,一旦揭開這層保護膜,我們就需要接受自己的許多缺陷和不足,需要承擔責任,這會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衝擊和負面體驗,所以我們選擇逃避、不去觸碰。
但讀完本文的你應該已經發現,特權感只會長期阻礙你的成長和發展,使你無法突破自己的舒適區,無法取得真正的進步,無法獲得好的關係。
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足,都需要接受一些負面評價,也都要承擔自己的行為造成的不良後果。降低特權感,學會接受不足、承擔責任,雖然會在短時間內令你痛苦,但是在長遠是對你有利的。如果你不希望自己止步不前、孤獨終老,那麼就必須去處理它。
2. 進行認知重建,客觀地重新評價自己,重新樹立公正的價值觀。
認知療法認為,是不合理的認知導致了不合理的情緒和行為,而特權感高的人就是具備「我理應比別人得到更好的待遇」這樣的核心歪曲認知,並由此延伸出了更多的錯誤認知,因此,我們可以通過認知重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。
寫下一些自己覺得「理所應當」的觀點,比如,「我理應同時擁有更高的薪水和更多的閒暇時間」,「用來約束別人的準則,不應該用來約束我」。用證據來推翻它們,再學習建立新的認知結構,使用公正的價值觀來看待問題:一個人的權利與責任應該是對等的;在社會規則面前人人平等,那些應用於他人身上的約束,同樣應該應用於自己身上;我應該避免侵犯、觸怒他人,而是更溫和地對待他們,這是一種美德。
3. 學會共情和感恩,建立與他人的鏈接。
心理學家發現,讓自己感受到與他人的鏈接,能夠有效減輕特權感。
建立與他人鏈接的一種方式就是,停止與他人的比較,轉而尋找自己和他人的共同點,無論是優點還是缺點。你會發現,所有人都有優點,也都有不足。這也能夠減輕有特權感的人的不安,讓他們從緊張的狀態中擺脫出來,從而練習使用更理性的方式去對待他人。
你還可以學會換位思考(perspective taking)。比如,每天拿出幾分鐘的時間來,回想一個近期你被他人惹怒的場景,用紙筆還原這個場景,並從對方的角度出發去敘述。你可能會發現,習慣了以自己為中心思考問題的你,換個角度會獲得完全不同的解讀。(推薦閱讀:阿德勒的幸福學:人類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)
最後,你還需要學習感恩,需要理解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情是你「應得」的,也沒有人有義務去無條件地對你好。當你在享受一些優質的、大多數人不具備的資源時,你應該做的不是驕傲,而是感恩那些幫助你獲得資源的人,無論是你的長輩、朋友、戀人,還是對你有過幫助的陌生人。
4. 接受自己並無過人之處。
保持謙虛,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但你至少可以試著去觀察那些更優秀的人,並時刻提醒自己:你只是一個普通人。
媒體對擁有高特權感的「雪花一代」的命名,最初來源於「搏擊俱樂部」中的一句台詞:「你並不特別。你並不是一個美麗的、獨一無二的雪花。」我們總是將自己看得太過特別,這成了我們拒絕努力、拒絕批評的藉口,也成了我們進步的阻礙。而你是否能將自信理解為責任而不是盲目,是否能將自由理解為平等而不是特權,決定了你是成為美麗而易碎的雪花,還是堅韌有彈性的橡皮球。
以上。
揭穿一刻:你曾經因為特權感而傷害過別人嗎?現在的你怎麼看待那件事?
References:
Ackerman, RA, & Donnellan, MB(2013). Evaluating self-report measures of narcissisticentitlement. Journal of Psychopathology and BehavioralAssessment, 35(4), 460-474.
Alleyne, R. (2010). Young adults believe inthe age of entitlement, claim researchers. Telegraph.co.uk.
Boyes, A. (2013). 9 Types of EntitlementTendencies and How to Overcome Them. Psychology Today.
Campbell, WK, Bonacci, AM, Shelton,J., Exline, JJ, & Bushman, BJ (2004). Psychological entitlement:Interpersonal consequences and validation of a self-reportmeasure.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ssessment, 83(1), 29- 45.
Fisher, A. (2014). 4 ways to convinceMillennial workers to stick around. Fortune.com.
Grubbs, JB, & Exline, JJ (2016).Trait entitlement: A cognitive-personality source of vulnerability topsychological distress.
Harvey, P., & Harris, KJ (2010).Frustration-based outcomes of entitle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supervisorcommunication. Human Relations, 63(11), 1639-1660.
Nauert PhD, R. (2016). Sense of EntitlementMay Lead to Vicious Cycle of Distress. Psych Central. Retrieved on July 9,2017.
Nelson, C. (2005). Generation Me: WhyToday'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, Assertive, Entitled—and MoreMiserable Than Ever Before.
Signal, J. (2017). How the Self-Esteem Craze Took Over America. Science of Us.
来源:Asia Travel Book
【大馬&新加坡最漂亮正妹】你Follow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