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,美國多家零售商、連鎖百貨撐不下去,但陷入絕境的不僅他們,還有大型購物中心。專家認為,疫情過後,只有兩種零售業者能存活:規模龐大、銷售民生必需品的零售商,或是電子商務經營有成的業者。
保持社交距離 實體購物的人變少了
全美零售聯盟(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, NRF)引用最新市調指出,71%消費者表示自己在保持社交距離,並調整自己的行為,包括減少在實體店購物、囤積雜貨與生活用品、透過網路社交,以保護自己與家人。
即使重新開放經濟,消費者仍預期這場疫情將造成長期影響,74%受調民眾表示,他們認為這場疫情將影響未來5年的生活方式,尤其是在考慮外出用餐、休假旅遊等方面。
選擇寄送、支持小店 新趨勢不利購物中心
全美零售聯盟透過市調機構Prosper Insights&Analyticss在4月的調查,以及該聯盟自己針對消費者的調查,發現了三個新趨勢:
一,寄送貨物更為重要,但運送的解決方案尚未被各商家廣泛採用。
二,對家庭必需品的需求有所不同,消費者除了增購清潔用品,也尋找書籍、遊戲、手工藝品、烘焙用品等,在家中娛樂。
三,消費者欲增進與社區的連結,調查發現,49%消費者為了支持當地小型企業而購買,也有超過三成受調者透過捐贈或購買,以支持社區中被迫放無薪假或失業的人。
而疫情所造就的新消費趨勢,不利實體店面,尤其大型購物中心。
大型購物中心面臨幾項難題,當零售商、連鎖百貨撐不下去,購物中心流失租戶,仍然撐著的店家,又要求減租;若各州以安全、逐步、分階段重啟經濟,位在人口密集處的購物中心不一定能盡快開放。
市場研究機構Coresight Research3月中預估,今年將有1萬5000家零售實體店面關閉,若疫情持續時間拉長,則倒店數可能更多。
富比世雜誌(Forbes)報導指出,當實體店面關閉,購物中心會增加餐廳、電影院等,但這沒有太多幫助;保持社交距離已經成為美國生活的新常態,人們避免聚集在室內、人多的地方,疫情過後,民眾仍然不會想去室內購物中心。
錢花在必需品上 人們不再隨意購物
而且疫情期間,多數消費者將錢花在必需品上,不像過去隨意購買,即使情況好轉,消費者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走出這段時間受到的衝擊。
美國財經媒體CNBC節目主持人克雷默(Jim Cramer)說,「不僅百貨公司瀕臨死亡,而是整個購物中心。」
本新聞授權來自聯合新聞網 udn.com
The post 疫情改變消費習慣 美大型購物中心末日近了? appeared first on 哇靠!紐約 WaCowNY 吃貨,美食, 旅游, 電影, 活動, 找工作, 購物, 美妝.
【大馬&新加坡最漂亮正妹】你Follow了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