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MamakTalk ~: 「對你冷漠,是怕被發現太喜歡你」你也是假性疏離者嗎?

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

「對你冷漠,是怕被發現太喜歡你」你也是假性疏離者嗎?



我其實很喜歡你,但一靠近就想逃開,你也會害怕依賴嗎?心理學談「假性疏離」:我假裝推開,是怕被發現太喜歡你。

前段時間,在後台看到的一條很長的粉絲留言,引起了我的興趣。這條留言是這樣的:

「KY小姐姐,我從小就特別渴望能和一個人達到親密無間的狀態——自己能完全地依賴這個人,他也能完全依賴我,最好是兩個人成天黏在一起。

但在行為上,我又總是將可能的對象推開,和他們保持距離,表現出毫不在意的樣子。所以我在別人眼裡看起來似乎一直是疏離又難以接近的。

其實是我明白,我想要的那種痴迷的相愛狀態可能是很多人不能接受、也達不到的。所以我也不敢輕易表現出自己對他人痴迷的一面。但也因此,我常常只能一個人,可我又那麼討厭一個人的感覺。」

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發現,像這位粉絲一樣,「看起來很疏離,骨子裡卻抑制著自己痴迷傾向」的人並不少見。他們為了自我保護而表現與他人的隔離,明明對極端的親密抱著強烈渴望,卻要強迫自己遠離他人。我把他們稱為「假性疏離者」。

要瞭解假性疏離的全貌,我們需要先來復習一下依戀模式。

人們在幼年時,在與父母互動中會形成一種情感上、心理上聯結的固定模式,這種模式也會在一定程度決定成年之後,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與伴侶的互動,它被稱為依戀模式(attachment)(Djossa, 2013)。

小時候形成的依戀模式對我們的影響是極其深遠的。甚至可以說,人們在親密關係中的互動模式事實上是人們對早年與照顧者(主要是父母)之間互動模式的一種「投射」。

最早提出依戀理論的 John Bowlby 發現,我們與父母之間的依戀模式在嬰兒時期就已經初步顯現。父母的態度是孩子依戀類型形成的關鍵因素。他指出,依戀理論的核心是在問這樣一個問題,「被依戀的那個人是不是在自己身邊的,容易找到的,對自己充滿註意力的?」

之後,心理學家們陸續通過研究,將孩子以及成人的依戀模式進行了分類(Ainworth, 1978; Barthlomew, 1998):

如果父母常陪伴在旁,且總是及時給予孩子回應和關注,他們會形成安全型的依戀模式。他們長大後,在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中既不擔心被拋棄,也喜歡親密的距離,與伴侶互相獨立又互相依賴。

如果父母對孩子忽冷忽熱,不可預測,孩子會感到強烈的不安與困惑,形成焦慮 - 矛盾型(anxious-ambivalent)的依戀模式。Bartholomew(1998)後來把焦慮 - 矛盾型改名為痴迷型(preoccupied)。這些人長大後在關係中總是很擔心被拋棄,非常依賴對方。他們總是不確定對方是不是愛自己,懷疑另一半不願像自己一樣渴望親密融合,但始終渴望著高度的親密融合。

而如果父母總是離孩子很遙遠,不陪伴、回應孩子,表現得很冷漠,孩子則會形成迴避型的依戀模式。迴避型的孩子長大後有兩種表現——疏離型(dismissive)與恐懼型(fearful)。他們都會在很多時刻,覺得自己好像不需要/反感與人親密。疏離型的人難以信任和依賴他人,他們對親密感到不適,追求獨立。

而恐懼型自身的想法會搖擺—他們既擔心被拋棄,但有時又覺得自己也不那麼喜歡親密,對親密感到不適(這就跟假性疏離不同, 假性疏離是不會不喜歡親密的,只是假裝),時而想要依賴時而又渴望獨立。


圖片|來源

那,假性疏離又是什麼呢?

假性疏離者的內核是絕對的痴迷型,但外在表現卻是疏離型。就像開頭的粉絲所描述的,他們內心始終渴望著能與一個人達到絕對親密的狀態,表面上卻拒人於千里之外。因此,我們說他們的疏離是「假的」。

假性疏離對於自己痴迷的對象,以及親密關係本身,有著不切實際的幻想和極高的要求。比如,他們期望這個對象能夠讀懂自己的一言一行,滿足自己所有的需求,且也樂意讓自己占據他的生活。而對於關係本身,他們要求的是極度的身心交融。

因此當他們愛上了一個人時,會給對方一系列的「測試」,來試驗他是不是自己心目中理想的痴迷對象。他們非常渴望對方能通過測試,和自己達到絕對的親密。

但,一旦對方沒有通過小測試,他們就會產生極大的憤怒,並因此做出一系列反應性的情緒行動——看似疏離的情緒與行動。比如,他們會立刻變得很冷淡,竭力表現出對對方沒有興趣的樣子,甚至在內心也不斷地說服自己「他也不過如此」。然而,由於他們的測試微妙且大量,所以幾乎很少有人能夠通過他們的「測試」。

假性疏離者,看似與在親密和疏離之間游離和矛盾的恐懼型依戀者十分相像,但兩者在本質上是很不同的。

首先,恐懼型依戀者是一直在「想要靠近」和「想要遠離」這兩種狀態之間徘徊的——在遠離時想要有人依賴,真正在關係中又因為太靠近而想要逃跑。但,假性疏離者的內心一直是想要依賴、痴迷和融合的,他們的渴望不曾改變過。(延伸閱讀:你是拒絕依賴的情感疏離者嗎?練習意識到你對依賴的恐懼

就像上面說到的,假性疏離的核心是痴迷,他們是不折不扣的痴迷型依戀,表現出的疏離更像是他們的一種「策略」。—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信了。

痴迷型的核心,是要確認對方有著和自己一樣的心意。這是由於養育者的態度總是前後不一致、忽冷忽熱造成的。以至於這些孩子的不安全感更深,更需要時時刻刻確認對方的心意。與其他類型的依戀者相比,他們即便獲得了肯定,也認為這種肯定會轉瞬即逝、隨時可能發生改變——他們始終擔心,即便自己沒有做錯什麼,或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,變化就會發生。

他們覺得對方始終有突然不愛自己的可能,這是無法預測的。因此才需要時時刻刻的確認。

所以,一般痴迷者會表現出一種明顯的「感情上的飢渴」。他們會在行為上體現出自己的痴迷,比如試圖時刻掌握對方的去向,和誰在一起,在做什麼等等;會看上去非常的黏人和缺愛。

但假性疏離者卻不然。他們看起來是難以靠近和取悅的,以至於對方可能真的會相信他們不需要任何人。他們自己也會幻想,「我不需要他,我不喜歡他」。

與一般的痴迷者相比,假性疏離的痴迷者,是那些受到過嚴重的自戀損傷的人。

佛洛伊德認為,每個人身上都有自戀的部分,每個人也都需要健康的自戀。當一個人的自尊、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的時候,被稱為「自戀損傷(narcissistic injury)」。遭受自戀損傷時,人會感受到,自己現在的樣子是不被接納的、沒有價值的。(延伸閱讀:聖母症候群:追我時很認真,追到手了卻又不當一回事

當自戀損傷的時刻,人們會產生「自戀暴怒」——人們使用「憤怒」來緩和痛苦的情緒。而自戀暴怒又和羞恥感直接關聯(Kohut, 1968)。

那些明明內心痴迷,卻要假裝疏離的人,在兒時經歷過比較嚴重和頻繁的自戀損傷。比如,養育者(一般是父母)在他們的自我形成的過程中,對他們進行過很深的辱罵與嘲笑,尤其是在他們試圖依靠養育者的時刻。但養育者對他們的態度可能不只有貶損的一面,還有誇張的褒獎與溺愛。這取決於養育者自己的心情,和孩子有沒有達到他們的標準。

養育者的態度不可預測,所以像所有的痴迷者一樣,這些孩子充滿對愛的不安。但這些孩子更加理解羞恥的感覺:當自己對對方有依戀,而對方的態度會突然發生改變,那些時刻是充滿了羞恥感的,會為自己對他們抱有信任和期待感到自我厭惡。

所以長大後他們變成假性疏離者,以避免類似的自戀損傷的時刻。他們在開始在意一個人之後,不斷發起測試的原因是,通過一點點的測試,一點點釋放自己的需要和真實的自己,從而避免自身的難堪。

問題是,假性疏離者對對方的要求往往太快、太高—因為不安全感和羞恥感太深。有時對方的確很難達到這種要求,也有些時候假性疏離者因為自身對「自戀損傷「的過度敏感,會扭曲中立的事實,解讀為對方不符合自己的期待。他們會在這些真實的或者假想中的自戀損傷的時刻,爆發出不同程度的自戀憤怒。自戀暴怒程度低的人,會選擇立刻疏離和逃跑;而暴怒程度高的人,甚至會產生想要毀滅對方的沖動。

他們也因為這樣的失望,不斷「後悔自己對他人產生期望」,渴望回歸到那個全能的、不需要這個人的自己。


圖片|來源

1. 情感和行為上的不一致會持續帶來痛苦

雖然假性疏離與恐懼型的實質不同,但認知失調給他們在感情中帶來的痛苦卻是相似的。認知失調既指一種認知中存在矛盾的狀態,也包含了一種改變這種狀態的沖動——個體會由於這種狀態產生不適,同時渴望立刻消除這種不適。

假性疏離們的問題在於,他們既無法真的改變自己痴迷的本性;又難以停止假裝疏離的行為,於是只能被迫地將自己置於這種認知失調的不適中。但「保護」自己也讓他們付出了持續痛苦的代價。

2. 「完美的依賴對象」無處可尋

假性依賴心中所幻想的那個可以和自己親密無間、完全融合、且永遠不會拋棄自己的對象,幾乎是不存在的。他們的標準過於嚴苛,他們的審核也過於密集和極端。他們的伴侶,或者是那些有可能和他們建立關係的人,極有可能在完全沒有意識到假性疏離者在考察自己的情況下,就已被判了「死刑」。

3. 假裝疏離是一種惡性循環

假裝疏離這種做法,註定讓他們離自己真正渴望的親密越來越遠。一開始,他們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裝成疏離冷漠的樣子;漸漸的,由於長久接觸不到愛與真實的關係,他們將愈發缺乏親密關係的現實認知,也越發不具備建立、維持一段關係的技能。

如此一來,「故意裝作疏離」逐漸演變成「不得不表現得疏離」,本來是用來保護自己的策略,卻成為了阻礙自己靠近心中所願的巨石。

我們給假性疏離者的第一點建議,是停止假裝疏離這種行為。想要就說,想靠近就去靠近。即便你理想中的「絕對親密」的痴迷狀態也是「不健康」的,但這是緩解當下你所經歷的痛苦的最直接的方法。因為你的疏離是假裝的,痴迷的願望卻是再真實不過的,所以,改變假裝的那一部分一定是更加容易和合理的。

當你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羞恥和不適時,記得要不斷地提醒自己:他不是曾經傷害過我的那個人,也不是童年打擊我的父母,我不需要再以這種假裝不在意的方式來保護自己了。

即使還有可能受傷害,現在的我也比過去更有力量去選擇我要的關係和對象。如果他真的傷害了我,我總有能力離開、且從中恢復。

這件事一開始一定會很難,因為你此刻靠近愛的行為,就像嬰兒的蹣跚學步,註定會摔跤的。做好心理準備,你只是在補課——因為你已經缺課很久了。

當你感到自戀損傷的時候——比如覺得對方拒絕了你,或者表現得不夠在乎你,你感到暴怒的升起,努力讓自己停一停,在付諸行動前,瞭解自己究竟為何如此在意,深層的原因到底是什麼。

此外,你要認識到,你的本質是一個痴迷型。作為非安全依戀類型的一種,痴迷型的人最欠缺的是對親密關係的合理預期和客觀評估。

他們期望對方能拯救自己,期望對方可以完全地讀懂自己,真的就像尚未見面的「另一半」一樣,使自己完整。只要對方表現出一點對獨處和空間的需求,就會被他們解讀為想要拋棄自己、不愛自己。而且他們希望對方一步到位地做到這一切。

這是不可能的。去觀察你身邊的人,去訪問你身邊的人,讓他們告訴你親密關繫到底是什麼樣的。去樹立對人性、對愛、對親密關係更客觀的認識,和更現實的期待。

你總是失望,可能是因為你本來就在做著不可企及的夢。


圖片|來源

一個好消息是,研究發現,成人的依戀類型是有改變的空間的(Ruvolo, 2001)。我們已有的依戀模式,會不斷被新的經驗一點點地更新和改寫;有時候甚至會被完全「重寫」。

依戀類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;我們在幾個月大的時候就表現出了不同的依戀模式,這種模式又在成長中,和父母的互動中不斷被鞏固—父母的關注,父母的陪伴,父母的接納和鼓勵,都對我們有著深遠的影響。這也是為什麼,依戀類型被認為很難改變,早期家庭的影響是非常重要的 。

但,困難並不等於不可能,改變的第一步,是相信自己能夠改變。幸運的是,你的確還是可能通過不同的經歷和有意識的努力,或多或少地向安全型靠近。

祝假性疏離們都能先放飛自己,然後重塑自我。

以上。

正文到此結束。

參考資料:

[1] Ainsworth, M. D. S. (1978). The Bowlby-Ainsworth attachment theory.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, 1(3), 436-438.

[2] Barthlomew, K., & Shaver, P. R. (1998). Methods Of Assessing Adult Attachment: An İntegrative Overview: In Simpson JA, Rholes WS.

[3] Djossa, E. (2013). The fearful/anxious-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. The Love Compass.

[4] Kohut, H. (1968). The psychoanalytic treatment of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s: Outline of a systematic approach. The Psychoanalytic Study of the Child, 23(1), 86-113.

[5] Ruvolo, A. P., Fabin, L. A., & Ruvolo, C. M. (2001). Relationshipexperiences and change in attachment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adults: The roleof relationship breakups and conflict avoidance. Personal Relationships, 8(3),265-281.


来源:Asia Travel Book

【大馬&新加坡最漂亮正妹】你Follow了嗎?


-->

Share this interesting post:

You might also interested i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