~ MamakTalk ~: 這就是我! 不讓霸凌成為孩子心裡的痛

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

這就是我! 不讓霸凌成為孩子心裡的痛



【健康醫療網/編輯部整理】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首度舉辦「Don’t Tag Me!這就是我!」活動,透過「我與標籤的距離」為題,邀請13歲以上的國人參賽,一起推廣「反霸凌」議題,期盼除了讓顱顏患者不再遭受異樣眼光外,每個人也都能免除可能被霸凌的恐懼。

從小不愛讀書 卻被貼上不聰明的標籤
金獎得獎人黃韻文表示「我們從小不會讀書,因此經常被貼上沒用、不聰明等標籤。但是那不是我們真正的樣子,我們在自己的領域,都擁有自已優秀、聰明、有用地方。」許雅瑄接著說:「不論你長什麼樣子並不重要,重要的是你是怎樣的人,可以不用受到標籤束縛,去完成你想做的任何事。」。

批評他人外觀 將成為沒有同情心的酸民
銀獎《丑妮瑀》以主角的名字「丑妮瑀」闡述:「以貌取人」,並諷刺現代社會審美觀。銀獎得獎人許博惟說:「平時生活中我與朋友時常會拿外表來開玩笑,生活中何嘗不是一位酸民?誰不是以貌取人?真的有人是只看對方的內在嗎?但自己心態調整與態度回應比外表更重要,要如何高情商的回應對方,其實每次的被貼標籤都是一次情商的考驗與磨練。」

治療顱顏患者心理的疤痕 與生理的疤痕同樣重要
在面對生活的不便,以及大眾的不理解時,許多顱顏患者會問:「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?」。在這個推崇個體與眾不同的世界,顱顏患者只希望自己和平常人沒有不一樣。因此,基金會也希望透過展覽的呈現,引導民眾思考:如果自己也是那機率1/600的顱顏患者,會怎麼看待自己?又將面臨什麼樣的生活呢?

不該讓霸凌 成為孩子內心的傷痛
以前,唇顎裂患者幾乎沒有機會接受醫療,有幸得以存活的孩子,成長路上總是遭人歧視、排擠。即便羅慧夫醫師投入唇顎裂治療後,顱顏患童因先天生理條件導致發音不標準,缺乏互動機會導致語言發展遲緩,常被貼上「標籤」嘲笑,而「霸凌」更成為他們成長的必經過程。

喜歡自己 也尊重不一樣生命
1989年基金會成立後,開始推動大眾教育,讓民眾理解「經過治療,唇顎裂患者跟你我沒有兩樣」,並透過「兒童文學獎」的舉辦、說故事志工深入國小校園,宣導「喜歡自己,也尊重不一樣生命」的理念,接受他們、用平等的眼光看他們。期盼終有一天,顱顏患者能不再因為自己的外表、語言而遭受歧視、霸凌。

資料來源:https://www.uho.com.tw/hotnews.asp

(文章授權提供/優活健康網)

【延伸閱讀】

太熱!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破皮流血 空調師傅憂鬱難工作

什麼病瘦掉半個人 還得當心皮膚關節慢「炎」

抗癌致勝三秘訣 癌友專屬食譜讓您營養加倍

資料來源:健康醫療網 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news/article/43360/
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!
健康醫療網https://www.healthnews.com.tw/news/article/43360/更多健康資訊


【大馬&新加坡最漂亮正妹】你Follow了嗎?


Share this interesting post: